越南到處充滿中國的身影,甚至缺少後者她就無法完成對自身歷史的叙述。兩千多年來,越南從中國引入了農歷、科舉、中醫、文官制度和酷似故宮的紫禁城。在這裡,孔子同樣被膜拜,春節也是最重要的節日,城隍廟也香火興旺,就連首都河內的舊稱也非常中國——升龍,而龍,則也被越南人視為本民族的祖先。
越南語雖然被拉丁化了一個多世紀,但至今仍遺留強烈的漢文化痕跡。時至今日,它仍然要借助漢語來充實詞匯,如“公安”和“社會主義”。《三國演義》和《西游記》等古典名著擁有大量讀者,而越南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金雲翹月》,其故事藍本則出自中國清代同名小說。
19世紀法國殖民統治讓越南與母文化分離了一個多世紀。到了近代,民族解放獨立的共同訴求將兩者再次聯結。在革命蜜月期,中國人餓著肚子幫助越南戰勝了法國和美國。毛澤東成了越南人民的先驅和導師,鄧小平則是越南一個時代的經濟學家們的偶像。
“從‘思想解放’、‘摸著石頭過河’到‘一國兩制’,他的智慧和理論都讓我讚賞。”有“越南吳敬璉”之稱、越南市場化革新的設計師之一的黎登營說。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代改革者所塑造的新越南確實帶有強烈的中國氣息,被西方稱作“中國的好學生”。
即使是最漫不經心的越南人,他仍有無數的途徑感受中國。來自後者的電影和電視劇幾乎霸占了老百姓的電視機,流行音樂則永不停歇地震動年輕人的耳膜。
“我喜歡陳坤和趙薇。”河內文廟導購小姐阿蓉說。出生於1988年的她已經看不懂孔子像兩旁的對聯,更說不清82塊進士碑的來歷。但她堅稱看過所有中國名導演的作品和能準確唱出50多首中文歌,“我了解中國。”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