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削弱對外資吸引力
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顯示,在過去10年裡,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工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企業盈利後沒有向員工公平分配。如果比較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產率就不難發現,亞洲地區勞動生產率增長很快,但工資的增長率與之並不相稱。另外,部分國家最低工資水平也沒有跟上通脹率的上升步伐。這說明,在社會分配中,勞動者的工資長期處於低增長狀態。與此同時,低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王紀元說:“如果這種狀況長期持續下去,對一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不利的。”
許多國家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不過,工資政策的變動,往往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引起廣泛辯論。英拉領導的為泰黨在大選中提出,計劃把最低日薪提高至300泰銖,這比目前泰國各府平均最低日工資高出40%。這項被稱為“他信經濟學”的政策擬在全國逐步實施,但遭到泰國工商界反對。泰國工商總會發布的一項研究警告,如果實施這一政策,3個月內泰國將有10萬—20萬家企業破產。
歸納起來,人們對上調最低工資或者一般工資水平有三大擔心:一是擔心導致通脹,二是擔心勞動力成本提高影響企業競爭力,三是擔心影響一國在某一行業、某一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對泰國及其他部分東南亞國家來說,以上3個問題都不存在。”王紀元認為,引起亞洲新興市場國家通脹的主要因素不是工資,而是其他因素,特別是石油和其他大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平均工資水平,比拉美以及東歐地區的新興市場國家低得多。而且,即便勞動者工資有一定幅度較快上漲,也不會削弱亞洲地區對外資的吸引力。國際勞工組織官員日前在泰國《民族報》撰文指出,中國的經驗表明,工資上調並未對社會總就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和投資帶來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