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要讓各療養院實現功能互補,讓各家療養院風格特征凸顯,檔次提升,從而吸引一些高端人士進入北戴河,將北戴河冬天“靜”的感覺、浪漫的氛圍營造起來。
“近年來,北戴河要從以海景為吸引力的觀光旅遊城市轉化為宜居的休閑城市,以將短暫的夏季游覽轉化為全年的度假、休閑旅遊。”孫謂青說。
他也很清楚,對於療養院的推動,“可能區政府的力量要弱一點”。他最近在考慮組建一個能將療養院組織起來的行業協會,引導各個療養院參與市場,推動它們完成內部的協調和整合,共同參與北戴河旅遊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療養院是我們的寶貴資源,療養院與我們區是肝膽相照。”孫謂青強調了療養院與區政府之間的關係。
療養之城的前途
夏季的“都城”、冬季的空城——這個由療養院所組成的城區,如何破解發展魔咒?
北戴河太特殊了。可以說,從上個世紀50年代中央國家機關在此圈地設院時,北戴河就已經不完全屬於地級市秦皇島。有人曾說,鑒於北戴河特殊的政治意義,應該劃到北京,或歸中央直接領導。北戴河區上下對此當然拍手歡迎,一位當地的工作人員開玩笑說,至少可以弄個北京戶口啊!玩笑只是玩笑。過去十多年,療養院之於北戴河究竟意味著什麼?
仍在擴張的療養院
在這裡生活了近20年的一位療養院負責人告訴記者,他最大的感受是:這幾年來,房子越來越多了。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療養院的樓房在逐漸增加,有的療養院的占地面積也在擴展。中國煤礦工人療養院最初劃定的面積為50多畝地,其中部分房產通過產權置換或從私人處購買等方式獲得,後因改擴建又增加了一片北戴河區的公產房,如今總占地面積達105畝,成為北戴河較大的療養院之一。
對於擴張土地的產權,是這些年的一筆老賬。早在1993年北戴河區政府要求中國煤礦工人療養院支付12年的租金,總共約為960萬元。由於產權沒有確定,此事一直擱置。直到2002年,煤礦工人療養院才向地方政府一次性支付480萬元最終確定了產權。
對於大多數療養院,療養院所占土地為中央劃撥的專項資產,只能為療養院所用。“一些療養院的產權問題到現在還沒有確定歸屬。”一位療養院負責人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