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日電/建設“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不能照搬美國或者其它國家的經驗。但智庫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幫助提高決策的科學性。現在“一窩蜂”地“舉國建智庫”,我們應該特別防範一些錯誤的認識和傾向。
新華社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全國上下正在掀起一股智庫建設的熱潮。2013年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任務。2014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這些對於智庫工作都是極大的推動。智庫的核心工作是研究公共政策問題並提出政策主張,當前改革所面對的問題變得日益複雜,智庫可以提供專業、公正的分析,幫助提高決策的質量,相信這也是中央推動智庫建設的初衷。
不過現在“舉國建智庫”,就應該把質量問題放在首位。中國已經是全球智庫大國,但很多機構並不是真的智庫。從國內外經驗看,成功的智庫大都具有獨立性、專業性和有效性等特點。獨立性表示政策主張不受資助者、利益集團的影響,保持公正的立場。專業性要求政策建議既有嚴謹的學術基礎、又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而有效性則是指研究人員能夠真正影響政府的決策。為了讓“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揮應有的作用,政府應該考慮在決策程序、稅收政策和智庫體制等方面進行一些改革,智庫需要逐步建立一些必要的行業規範與準則。
對美國智庫的初步觀感
最近我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的考察小組拜訪了華府很多家智庫,並就智庫建設問題做了一些深入的交流與思考。智庫問題專家安德魯里奇認為,美國的智庫產業全球最發達,可以從供求兩個方面來解釋。美國的政黨組織非常鬆散,政府和政黨都沒有從事政策研究的能力,對智庫有需求。我們曾經問白宮安全顧問委員會與智庫(Think Tank)的區別,總統特別助理羅伊麥克法誇爾半開玩笑地說:“我不思考(think)”。與此同時,美國的稅收體系鼓勵公眾與機構捐款,智庫比較容易獲得財務支持。比如傳統基金會每年近九千萬美元的經費是由大約六十萬美國個人直接捐助的。
美國的智庫基本上都是民間的,有的是綜合性智庫,如布魯金斯學會。更多的是專業性智庫,如卡內基和平研究所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大多數主流智庫都堅持“非營利性、獨立性和無黨派”的定位,不過獨立性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現在的實際情況也比較複雜。有一些智庫從創建到政策主張都表現出明顯的政治、政黨傾向,如保守主義色彩濃重的傳統基金會和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美國進步中心,前者與共和黨緊密結合,後者則是民主黨的重要陣地。即便是其它智庫,董事會成員的背景和理念也會影響智庫發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