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地方政府的財政透明度近年來一直是財政制度改革的重要議題,國務院連續下發多部文件推動財政公開。然而研究數據顯示,各級市政府的財政透明度雖有改善,但仍不盡人意。
清華大學公共經濟、金融與治理研究中心8月4日發布了《2015年中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研究報告》,對全國所有652個市政府(包括4個直轄市政府、290個地級市政府和358個縣級市政府)的財政透明度進行了評估和研究。報告顯示,各級市政府的財政公開水平參差不齊,但平均水平較低,其中政府性債務的公開情況最差,僅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寧波、廈門6地公開了政府債務。
報告顯示,在294個地級市政府和直轄市中,有占92.9%的273個市政府在政府性債務的公開方面得分為零,平均分僅為2.82(本文都採用百分制);在358個縣級市政府中,有占93.3%的334個市政府得分為零,平均分僅為1.54。報告認為,該類財政信息缺乏基本的透明度。
為何扭扭捏捏
報告分析認為,導致地方性債務公開程度較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絕大部分地方政府通過下屬的投融資平台公司來承擔政府性債務,市政府並未在國有資本經營中公布這些平台公司的相關情況,也未公開地方國有企業財務情況。
第二,縣級市政府自身可能具有較高的負債水平,主動進行披露的動機不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