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國內衍生品製作方大多專注於泛娛樂衍生品的開發,產品大多是日常的生活用品。但在美、日等衍生品發展成熟的市場,手辦等專業衍生品占據不小的市場。這類衍生品往往單價更高,受眾也大多是相關IP的硬核粉絲。李川坦言,由於中國本土IP的生命周期普遍比較短,專業衍生品的市場規模比之泛娛樂衍生品也要小許多,所以製作方的切入點大多是後者,但針對前者的挖掘已經列入日程。
市場完善需2-3年
美國《權力的遊戲》做了整整十年,才得以在電視劇衍生品市場一枝獨秀,並帶動其他同類海外劇衍生品的發展。目前國內電視劇衍生品運營經驗,大部分都在借鑒海外模式,尚無國內的成功經驗可循。無論從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售賣渠道、各平台深度合作領域,各方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以於天的經驗來看,國內想要做起電視劇衍生品市場,仍需2-3年的時間。“說白了,現在做衍生品,大家各有各的方法,還是整個行業沒起來。”例如國漫《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衍生品銷量極高,原因之一就是業內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權利的遊戲》可以銷售海外,主要原因則是IP熱度足夠,加上成熟的產業鏈加持。“我不能說衍生品在國內沒有市場,但是中國真人影視類的衍生品,現在沒有一個很持續的、完善的業態布局,也沒有一個爆款系列IP。如果想基於IP開發賺快錢,補貼一下劇或者為拉投資,這是很容易的,但想要做成一個市場,還需要長期的養成過程。”
【曝“家底”】
“爆款產品對銷量負責,其他產品負責衍生品整體的豐富度。像手機殼、抱枕就屬於常規衍生品,銷售額不高但需要做。一般80%的銷售收入會來自10%的一小部分產品種類。”李川說,例如此前鮎魚電商推出的爆款衍生品《射雕英雄傳》的寶劍就有370多萬元的銷售額。首飾類也是銷量大戶。據善禧提供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三生三世》衍生品銷售已突破3000萬元,其中明牌珠寶的銷售占了1000萬元;《楚喬傳》衍生品銷售額約為4000萬元,周大福占了2000萬元。但文創類產品的銷售量則基本在6位數左右,從文創產品幾十元左右的定價來看,銷售額大概在百萬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