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導語:4年前的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在吉隆坡舉行,經過85位國際奧委會委員投票,北京擊敗阿拉木圖,贏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4年後的今天,一場比申辦更加慘烈的奧運商戰,正在進行……
商場如戰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體育在人們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正面形象。然而,在這場硝煙彌漫、你死我活的世紀商戰下,體育還守得住清白之身嗎?
6月24日,幾天前就被預警過的那顆炸彈如期爆炸。在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和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簽署了奧林匹克歷史上首個聯合全球合作夥伴協議。為了和朝思暮想的奧運五環站在一起,蒙牛經由最大股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借助可口可樂的力量,和國際奧委會牽手成功。
根據《奧林匹克憲章》的解釋,奧運五環不僅象徵著五大洲的團結,還強調著所有參賽者應以公正、坦誠的運動員精神互相比拼。然而,這次“史無前例”的攜手,真的公正、坦誠嗎?
1.寧願多掏數倍錢!蒙牛搶當冤大頭?
聯合全球合作夥伴協議為何有這麼大的威力,震動整個體育商業圈?一旦一家企業成為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它便是國際奧委會的最高級別贊助商,商業權限全開。合作期間內的每屆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和青年奧運會,該企業都擁有同品類的獨家營銷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