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價廉,而且物美,除了“四大金剛”,蓋澆飯、套餐、砂鍋、燉湯等都能在沙縣小吃菜單裡出現。調和各地口味、適應了人口流動背景下的大眾餐飲需求,沙縣小吃總能讓天南海北的食客為之駐足,找到適合自己的味道。
敢拼實幹拓展空間
走入沙縣小吃產業園,迎面的大樓樓頂上寫著幾個紅色大字——“實說實幹、敢拼敢上”,這可以說是沙縣人的創業信條。從最初的小吃店到如今的大產業,沙縣小吃的發展歷程就是沙縣人幹事創業的歷程。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先行者致富效應帶動下,沙縣小吃通過“一家一店”經營模式滾雪球般的向外發展,越做越大。
土生土長的沙縣夏茂鎮人羅光燦2000年左右跟著親朋好友來到福州,發現市場已近飽和,便決定去找尋更大的市場。2004年,羅光燦來到北京開起沙縣小吃店。“剛到北京時人生地不熟,從電腦和報紙上找店鋪招租廣告再去實地考察,鞋子都走破了好幾雙。”羅光燦說。
如今,他在北京已經擁有了3家店鋪。兒子也在天津、河北等地開了店。但羅光燦的腳步沒有停歇。2016年,他在新加坡開了一家沙縣小吃店。
目前,沙縣有6萬多人外出經營沙縣小吃,並且輻射帶動30萬人創業致富,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長到2019年的20528元,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