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特朗普與中國“交易”台灣的可能性較小。原因在於“台灣牌”是美對華戰略競爭的最有力抓手,更在於中國看待台灣問題的政策立場。中國認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人插手,絕不可能拿本就屬於自己的領土與外國人交易。更何況,近年美戰略信譽大打折扣,特朗普政府做出的決定甚至是簽署的協議,民主黨政府很有可能完全推翻。
(三)對台政策的變化與調整。特朗普會根據自身政策議程,適度調整具體對台政策。
其一,要求台增加對美投資和採購。在對美投資方面,金額將增加但空間有限。據台方統計,2016年以來,台對美投資額持續增加。2016年台對美直接投資3.2億美元,2023年增長至97億美元,增長近30倍。2024年1-10月,已經達至96億美元。台對陸投資額也由2010年146億美元降至2023年30億美元。⑯在特朗普施壓下,台對美投資金額將持續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台每年對外和對陸投資總額約為150億美元上下,因此即使台願意降低對包括大陸在內的其他地方的投資,將主要投資都集中於美國,但也距離上限已經不遠。
在對美採購方面,台滿足美訴求難度較大。據以往經驗,台對美採購主要產品應是客機、農產品和石化能源。按照台有關規定,客運飛機機齡不得超過26年。據統計,目前台最主要兩家航空公司中,中華航空81架客機平均機齡為9.39年,長榮航空86架飛機平均機齡為8.71年。中華航空機齡超過20年的有4架,超過15年的有20架;長榮航空沒有1架飛機超過20年,超過15年的僅有10架。2022年8月,中華航空已經花費1400億元新台幣購買16架波音787飛機,連帶此前購買的波音777、空客A350、A321neo等,已經滿足了華航飛機更新需求,甚至透支了未來數年需求。也就是說,目前台並不具備大規模更換民航客機以增加對美採購的條件。
在農產品採購方面,台可增加採購空間也有限。目前,台自美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是黃豆、小麥和玉米。2023年,美為台小麥進口第1大、黃豆及玉米進口的第2大來源地,金額分別為3.84億美元、7.08億美元和2.71億美元,占總進口額比重分別為79.42%、45.48%和21.29%。此外,美為台進口雞肉及牛肉的第1大來源地,但2023年金額占比已達100.00%及51.37%。⑰從占比上來看,台對美黃豆和玉米採購仍有增長空間,但數億美元的金額料將難以填補每年台對美數百億美元順差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