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中的“龍”主要具有佛法守護神和水神的象徵意義
主持人:印度文化中的龍有何具體內涵和象徵意義?
何星亮:印度佛教中的龍與中國本土的龍不同,具有自己的特點。印度佛教中的龍主要具有佛法守護神和水神的象徵意義。從文獻資料來看,關於印度龍最早的記載是龍樹於公元二世紀左右所寫的《智度論》,書中稱:“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
鄭筱筠:在印度和東南亞地區,那迦原形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動物——蛇。事實上,遠在印度佛教創立之前,在印度神話和民間傳說中,那迦具有神性,擁有神奇的力量,能夠幻變為人形,有自己龐大的龍王龍女家族,居住在環境優美的龍宮,並因此而形成了生動而豐富的那迦故事。這類優美的傳說廣泛流播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印度佛教產生之後,佛經結集者對印度民間那伽故事進行了一種目的性很強的加工和再創作,將之納入到自己的佛經文學之中。這樣的采擷整理工作,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匯錄、保存民間口頭文學的作用,同時也在故事肌體中注入佛教理念,使之在思想、藝術上都帶有顯著的說教痕跡。此外,印度佛教還將那迦這一龐大的神系納入到佛教的天龍八部之中,使之成為佛教強大的護法,這極大地豐富了印度那迦文化內涵。隨著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發展,那迦文化得以佛經故事為載體,開始廣為人知,並得到人們的接受和認可。
主持人:中國龍文化與印度龍文化互相產生了哪些影響?
鄭筱筠:早在中國上古時期,有關龍的神話傳說就在印度這塊土地上繁衍傳播。及至印度佛典那迦故事經由佛經翻譯和口頭文學流傳等多種渠道傳到中國後,Naga(那迦)一詞就被創造性地轉譯為中國的龍,Nagaraja被譯成龍王。印度佛典中的那迦文化就被轉譯為中國視野中的龍文化,隨著印度佛教在中國的逐漸傳播,那迦文化開始與中國本土固有的龍文化交融糅合,其結果導致了具有混血兒特征的龍王龍女家族及其優美故事應運而生。這些新鮮故事自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六朝時期開始不斷湧現,到有唐一代蔚為大觀。中國龍文化在接受外來影響的漫長過程中,始終站在華夏文化的本位上,吸取印度那迦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揚棄其中不適合本土社會民情的因素,逐漸演變,終於形成了一個民族化的龍王龍女族群,為中國世代民眾所喜聞樂見。例如,興起於中國六朝時期的“龍王降雨故事”,就是印度那迦故事與中國龍文化交感融合的最初產物。因為中國古代早有龍能興雨的說法,並且還有水神、雨神等神話傳說,故這一類故事的破土而出,既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結果,也不能忽視本土文化積澱所作的前期準備;從西域傳入的一些相關故事,在這個過程中起了中介、引渡的作用。中國龍文化中優美的龍女傳說系列更能鮮明地揭示出中印文化的“混血”元素。中國小說裡刻畫的龍女形象,其前身實即印度那迦故事中的那迦女。尋諸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譯出的佛經故事,其間牽涉到龍女報恩、婚配的事跡就點點滴滴,屢有所見。中國本土的故事撰作者致力於總攝、提煉這些原型材料,兼又汲取中國固有的神話故事供給的養分,在隋唐民間傳說中舉托起了這一嫵媚動人的藝術典型,甚至讓她逐漸取代龍王,而成為龍類小說中的主角。這類新鮮故事中叙述的龍女形象,摒棄了印度那迦女的野性和宗教氣息,被賦予中國傳統道德倫理觀念及豐富的現實生活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