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世界視野中的龍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1 00:19:41  


 
  王東:實際上,在“龍的形象特征——龍的象徵意義——龍的歷史地位”這三個層面上,中國龍與西方龍有不可混淆的重大差異。

  第一,中西龍形象的顯著差異。中西龍的形象,最初都起源於古代神話時代,都是眾多動物原型特點的綜合,這是共性一面。根本差異在於,中國龍是喚起人美感的美好形象,而西方龍卻是喚起人恐懼感的醜惡形象。中國龍的形象,是美感與崇高的化身;西方毒龍的形象,卻是醜與惡的化身。

  第二,中西龍象徵意義的本質差異。中國龍是善的象徵,而西方龍卻是惡的象徵,二者涇渭分明。

  第三,中西龍文化地位的重大差異。在中國文化中,龍作為善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主流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徵,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具有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難以取代的崇高地位。而在西方文化中,龍作為惡的象徵,始終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在整個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可謂無足輕重、微不足道。毒龍既沒有成為哪個西方國家的文化象徵,也沒有成為民族融合的文化象徵,在西方文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沒有占據過什麼主導地位。

  ■在歐洲文化史上,中國龍曾被視為是中華帝國皇權的象徵

  主持人:歷史上,西方文化圈的國家特別是一些歐洲國家對中國龍形象的認識有何變化? 

  施愛東:從歐洲的早期歷史文獻來看,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是《利瑪竇中國札記》問世之前歐洲最有影響的中國學專著。此書1585年初版於羅馬,用西班牙語寫成,書中把龍寫作Serpientes,即“蛇”;1588年的法文版,把龍寫作Serpens,也是“蛇”。這一個細節凸顯了早期歐洲對中國和中國龍的認識。整體上,從歐洲早期的中國報道中我們可以讀出三點信息:一是直至16世紀末,歐洲還沒有“龍”的專用譯名;二是作為一種裝飾圖案,華美的中國龍紋最遲在16世紀就已經傳入歐洲,而且常常被人們奉獻給教堂以作裝飾之用;三是歐洲人很早就已經了解到這種“蛇”是“中國皇帝的紋章”。

  17至18世紀,對於強大中華帝國的憧憬與向往,是這個時期不少歐洲人的東方夢想。這時的歐洲人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化懷有喜愛之情,了解龍紋的權力內涵,很自然地會對龍產生興趣,激發美感,將之視作時尚標簽。隨著有關中國的各種信息大量傳入歐洲,歐洲知識界將中國人看作“高貴的異教徒”,對中國文化進行浪漫聯想。例如,韋布說:“中國的神廟和皇宮,大量地使用龍蛇圖案,而且總是用相同的序列方式來排布,龍是中華帝國的皇家標誌。過去從來沒有誰能夠解釋墨西哥神廟中的龍飾為什麼能夠如此典雅、偉大和高貴。直到最近我認真閱讀了中國歷史,這才找到滿意的答案。”請注意韋布的用詞,他使用了“典雅”、“偉大”、“高貴”來讚美這些龍蛇圖案。1687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家孔夫子》一書中載有孔子畫像,此畫上方配了一幅“雙龍戲珠”圖案。此後300年間,這張酷似歐洲哲人的孔子像,連同兩條粗糙的戲珠龍,被各種有關中國的著作一再翻印。可見,這一時期歐洲知識分子對於中國龍的定位還是非常清楚的,龍是無上權力或神聖地位的標誌。1735年,杜赫德明確地將龍升格為“中國人的國家象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