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當舌尖中國碰上食品安全 誰更真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30 10:25:43  


 
  朱磊(化名)在美國做一年期的博士交流,他在社交網站上轉發了“舌尖體”的段子:“入冬了,緬因州人民吃了一次麥當勞1號餐,遠在千里之外的南國佛羅裡達人民更喜歡2號餐,而遠離大城市的田納西山區中的山民吃了個3號餐,而同樣處於海邊的加州人民卻更喜歡4號餐。”

  在太平洋東岸呆半年了,他感慨西餐真是“弱爆了”,他喜歡這種揶揄,“與西餐的簡單粗淺相比,或許複雜的中國菜能很好地幫助我們克服文化上的自卑感。”這位分析哲學在讀博士研究生不忘借此憑吊一下國內許多學術研究領域的沒落。

  朱磊喜歡親自動手,這也是迫不得已。為了解一下魚香茄子的饞,他只能托有車的朋友去中國超市搜集材料。他發現,身邊幾乎所有的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後,都能鍛煉出一手好廚藝,而一頓中餐也是最容易把大家聚攏在一起的辦法。

  “舌尖體”可以運用在活生生的現實。從踏進湖南郴州的高速公路工地上起,白菜湯面就成為周新勇和工友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早飯,午飯,晚飯,一頓不拉。

  從一所普通大學畢業後,80後的周新勇隨工程隊四處“游擊”,妻子在另一個城市打拼,小兩口生活的艱辛讓他時不時猶豫是否要回老家。他懷念小時候在鄂西山地放牛時,爺爺用桐樹葉包著燜出來的“口水雞”。

  食物在激發著每個人內心的欲望,味覺的固執像是一種維繫,有人稱之為比永久還久,著名網友五岳散人在看了《舌尖上的中國》後,一語點破:“(它)成功的地方並非是展示了中國的美食文化,更多的是一種濃濃的鄉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