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鄧小平的房改構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6 18:24:04  


 
  單位和單位之間的苦樂不均又造成過度消費和嚴重短缺並存。

  在我國,一個居民能否分到住房,以及分到多少,取決於其單位的投資能力。一些投資能力強的單位住房標準提高很快,二居室的住宅達到65平方米,而國家標準是50平方米,超過標準30%,這成了城鎮建房短缺不得緩解的原因之一。如在全國範圍內使超標準的住宅節約10%面積,每年可多提供20萬套住房,相當於60~90億人民幣。

  再拿上海某家中央駐滬單位為例,該單位只有20多名職工,一次建房十幾套,且面積大、標準高。而上海某家手套廠200多職工,積累33年的錢買了兩套房子,只解決了8戶住房,還做為經驗宣傳。

  像這樣相差懸殊的苦樂不均,也只有靠提高租金和鼓勵個人買房的改革來解決。

  10年來,我國的房改從哪兒入手,做了哪些改革探索;老百姓能否承受,得到了什麼實惠?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房改所走過的路。

  房改,怎麼改,改什麼?

  從事房改工作的同志,不約而同地把前一段房改的探索稱之為“五花八門”。五花八門是指各地情況不同,採取了不同的房改方式。

  早在1980年,鄧小平同志對住房改革作出了指示。他的指示包括4個重點:第一,城市居民可以買房,也可以建房;第二,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第三,聯繫到房價要調整房租,使人們感到買房比租房合算;第四,房租提高了,一些收入低的人租不起,就要給予補貼。鄧小平同志提出來包括這4個方面的完整構思,成為房改的基本模式。

  各地在執行這個模式時,有的提租起步,有的售房起步,有的一步到位,有的分步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