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機制的轉變--由國家包變成國家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楊魯,他設計的房改思路是:實現住房社會化經營和企業化經營,把住房投資從企業占用資金中分離出來,組成一定形式的住房公司,逐步按等價交換的原則,統一對居民進行住房的出租和抵押出售。
住房公司可採用股份制形式,由政府股、企業股和個人股組成。
建設部住宅研究所所長嚴正認為:住房改革的關鍵是把價格改革和權屬改革結合起來,最終要把基點轉到以個人投資為主,即由現在的國家包居民住房變成將來國家幫助居民建房,以實現機制的轉變。他說:“建國40年的實踐證明國家包不了,也無法全包。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幾個小國能包下來。許多國家以個人投資建房買房為主,國家幫助扶持中低收入者成立住宅合作社,在政策上給予優惠。像新加坡等國是實行住宅基金制度,我看北京、上海的房改方案都把建立個人住房儲蓄,實行公積金制做為‘主菜’端了出來,這就保證了個人建房投資的資金渠道,否則,建立住房合作社和股份公司都難以實現。”
北京方案提出實行法定住房儲蓄,建立個人住房基金制度,即每個職工依工資總額15%的比例按月儲蓄,期限為25年。同時由所在單位按10%比例給予買房者資助。
上海實行的是公積金制,這是義務性長期儲蓄。每人每月儲蓄月工資的5%,所在單位也按月提供5%,歸個人所有,可用於買房、建房翻建大修等。
北京、上海方案抓住了房改中最關鍵最棘手的問題,住房基金或公積金都把住房“強行”做為生活資料納入個人消費領域,變國家、單位兩個積極性為國家、單位、個人3個積極性。
怎樣才能盡量減少阻力,使房改順利推進、最終達到大大改善市民居住條件的目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