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本是一件最大的消費品。有關部門調查了世界一些國家居民住房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與我國發展水平相近的發展中國家為;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000美元的小康國家為11%;發達國家則在15%左右。我國城鎮居民住房支出僅占個人平均收入的,不到煙酒糖茶消費的一半。
據北京市提供的情況,1953年市房管局對1783戶居民房租調查表明,房租支出約占家庭收入的;1954年為;1989年為。建國以後,工資收入不斷增長,房租卻不斷下調。於是消費的投向集中於幾大件上,形成要買就一哄而上,不買就市場疲軟的局面,使我國消費品市場呈脆弱狀。
步入90年代,我國進入還債高峰,國家以往用於住宅建設的幾百億元投入不可能再繼續下去了,而市場疲軟導致企業普遍經濟效益下降,有些企業開支都困難,解決職工住房的投資能力大為減弱,出路只有一條,變國家“包”為國家“幫”,居民個人要承擔買房、維修的大部分費用,加速向商品化過渡。
深化住房改革面臨的難題
長期從事房改的幹部們有句話:沒房的盼房改;有房的怕房改;領導幹部不敢改。
房改首先觸到的是各階層人們的切身利益。
1990年底,上海市的房改方案見諸報端後,最高興的是棚戶區的特困戶們。虹口區新港街道是上海有名的棚戶區,居民們看到將要實行的推行公積金和配房買債券大為興奮,認為結束“蝸居”搬新樓有望了。天寶路302弄一位70多歲的老漢,一家5口,上有九旬老岳母,下有8歲孫女,四世同堂擠在12平方米鬥室中。老人的兒子說:“照這樣看,我們10年內有可能搬入新居了。”
至於相當一部分已大大改善居住條件的居民,暗中“吃”房租,充分享受福利性分房制度的優越性,有誰願意主動多掏腰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