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運十搭好平臺 國產大飛機不是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2 08:39:25  



  種種分歧概括起來,無外乎兩種思路:一種是“仿製論”,認定一個意識形態,不顧技術分析和試驗資料,主張不動腦筋地照抄蘇聯飛機,複製出中國的“圖104”。

  “運10”的研製走的是另一條路線:拋開意識形態的干擾,用實驗和資料說話,在設計中所需的各種技術手段上,誰先進就用誰的。也就是我國飛機設計創建者徐舜壽一貫宣導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唯外國機型論”的方法,即根據飛機的任務需要和客觀資料,從世界航空技術總庫中挑選合適的手段,獨立自主地進行新的“工程綜合”來形成自己的設計。又稱“綜合設計法”,綜合百家之長,集成創新,形成自己的總體方案。

  可貴的是,這些在蘇聯技術體系下成長起來的設計者突破了傳統技術軌道的限制。經過164次複雜的實驗,1980年,一架我國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客機出現在人們面前,使“運10”成為中國第一架按英美適航條例設計的國產飛機。
“我從來就沒擔心過!”

  “運10”試飛前,人們難免也會對技術產生質疑。就連起飛的前一天晚上,還有人問程不時:“飛得起來嗎?”

  “怎麼飛不起來?!”程不時急了。以後幾十年,總有記者問他諸如擔心是否飛得起來的問題。

  “我從來就沒有擔心過。”因為親自參與了設計,因為有無數試驗資料的支援,更因為相信科學,所以他滿懷自信,心裏有數。

  果真,那天的試飛非常成功。

  在上海一個普通的居民樓裏,程不時至今向記者講述起當時的場景,仍然激動萬分。在他的電腦中,記者看到了許多珍貴的試飛影像資料,那些資料顯示著“運10”的飛行紀錄:最遠航程8600公里,最大時速93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10噸,最高飛行升限超過11000米。最值得稱道的是,該機還在被稱為“空中禁區”、“死亡航線”的西藏,連續7次試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