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模式印證中山思想 |
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海基會顧問龐建國的論文《中山思想與“中國模式”》在《中國評論》月刊六月號刊登,作者“比較分析近年來探討中國大陸發展經驗而提出的‘中國模式’和孫中山先生的國家發展論述,嘗試梳理出其中的意涵。從‘北京共識’和‘華盛頓共識’的論辯演進而來的‘中國模式’的說法,近年來得到國際間廣泛的關注,認為這是有別於以美國為首的新自由主義主張的一種國家發展途徑,展現了中國自主性發展相對優越的成就,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筆者的研究發現,‘中國模式’的許多主張和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看法幾乎如出一轍,以‘中國模式’和中山思想相互印證,更可以看出中山思想的特色和時代意義,以及其對兩岸四地發展的意涵。”文章內容如下:
前言
由2008年9月開始浮現的全球金融海嘯,重創了包括美國、歐洲和日本在內的資本主義先進國家的經濟,同一時候,中國卻展現出抵抗金融危機和維持經濟成長的強勁力道,成為穩定全球經濟情勢和帶動復甦的領頭羊。美國光環的衰退和中國容光的煥發,使得中國發展途徑或“中國模式”(China Model)的話題,在國際媒體上和學界里發燒。雖然,中國大陸官方對於“中國模式”的提法一直有若干保留,1學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以“中國模式”作為理解中國崛起因由的主導性概念的趨勢,持續在蔓延。
去年(2009年),中國大陸官方為了紀念建政60年和改革開放30年,出版了一系列的相關著作,其中,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鄒東濤主編的《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報告No.2︰中國道路與中國模式(1949-2009)》,和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潘維主編的《中國模式:解讀人民共和國的60年》,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後者更被大陸的輿論只譽為:“標誌著具有獨立性、敢於向西方爭取‘話語權’的‘中國學派’初步形成”。2至此,我們可以說,“中國模式”必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裡,討論全球政經情勢變化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道路的重要理念和議題,值得任何關心中國前途、兩岸關係和全球化走勢的人注意。
那麼,何謂“中國模式”?筆者認為,要瞭解“中國模式”,不妨先從“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這個概念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