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 
國民黨不要做選舉機器 需有大方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3 00:21:10  


 
  “選舉機器”的思維未必適合台灣

  另一方面,所謂“選舉機器”的思維,基本上是以美國的政黨組織運作為參考藍本,但我們必須要瞭解,美國式的政黨政治運作,也有一些其他部分,是台灣必須要慎重思考的:第一,美式選舉機器沒有那麼多黨工,它是靠著龐大的基層義工組織,那國民黨除去地方黨部與派系運作之後,是不是能有像美國的義工組織來取代地方基層競選過程裡所需的龐大動員能力?第二,所謂美式選舉機器的運作,也不見得完全正面,有一些其他不良的影響,我們台灣能不能避免?比如說利益團體的影響等。

  雖然我們有政治獻金法與遊說法,但是我們會不會比美國運作來得惡化?這都是我們討論到選舉機器,連帶要思考選舉機器在台灣所產生的類似問題。在美國選舉機器的政黨政治之下,基本上美國是總統制的國家,很多人說美國是柔性政黨的政治運作,黨紀是相對較弱的,但是台灣現在每個政黨好像都非常強調黨紀,這都與選舉機器在若干配套上無法相合;而且美國在柔性黨紀之下,許多政策推動都需要總統個人的說服力,這些在台灣似乎都有再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此外,馬英九接任黨主席,未來黨政運作的模式,當然他們強調以黨輔政,但我認為馬是希望弱化國民黨機器與弱化中常會決策的角色,在根本上就是所謂的以政領黨。我們可以發現,重要的決策者、政務官幾乎都不在國民黨中常會,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些中常委是從哪邊冒出來的。所以馬任主席,不是要強化國民黨中常會的決策角色,反而是走向以政領黨;在整個大環境之下,我覺得未來國民黨在整個台灣政黨政治上,過去所扮演的決策功能角色會進一步弱化。配合我們剛剛所說走向選舉機器的轉變,我要提醒的是,在美式選舉機器所造成的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國民黨要有全盤的思考。

  五都選舉要因地制宜

  國民黨面對年底的五都選舉,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未來9個月馬政府的政績,政績是否能強化、支持度能否提升,攸關基本盤;如果馬政府政績不彰、支持度低迷,那麼不管怎麼選,在基本盤未能鞏固之下,都會有很大的問題。

  另一方面,五都候選人的提名,是不是能在提名過程中,讓其他競爭者信服,也就是所謂內部整合問題;如果提名還是由上往下,讓很多想要參與的人無法接受,那麼過去幾次內部整合出現的問題,還有可能重蹈覆轍。

  而因應五都選舉,我有幾點想法:第一個我認為五都選舉應該因地制宜,很難有一條鞭、完全一樣的選舉策略。比如北部三個都,也就是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都,我個人覺得國民黨應該要強調政黨對決氣勢,因為這幾個地區藍的地盤都大於綠軍,如果政黨對決氣勢能營造出來,對國民黨是比較有利的。

  但是在南部台南與高雄兩都,在綠營地盤大於藍營狀況下,要營造對決氣勢對藍軍不利,重點應放在對手執政缺失的攻擊面上。另外,到目前為止,國民黨在台南與高雄人選都未定,我的想法是既然高雄縣市合併、台南縣市合併,尤其是台南縣的人口比台南市來得多,依目前民進黨所提名的人選考慮,現任市長出馬機率較大,國民黨不妨考慮來自高雄縣與台南縣人選,依照地緣關係,或許還有優勢來一決勝負。

  最後,對於五都選舉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就是關於ECFA的問題。按照目前說法,ECFA可能會在5、6月間簽訂。在ECFA簽定之後可能會造成的影響,舉例來說,民進黨可能利用ECFA要求推動公投,利用公投綁五都選舉,來帶動競選氣勢。所以,ECFA簽訂後造成的連帶效應,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