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台灣青年眼中的兩岸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6-18 00:34:18


 
  蔡宗諭:樂見大陸近年來的發展希望更深入瞭解大陸

  我喜歡讀歷史,所以以前對大陸的感覺都從課本上來,覺得大陸與地獄沒什麼兩樣,吃不飽穿不暖,很需要我們去援助。改革開放後,包括我2003、2004年去大陸,還有一種兩岸發展落差的印象。

  但是當我上了大學,新聞上的焦點則變為最有錢的陸客團到台北101大手筆購物,或是如今年陳光標來台灣發紅包,引起全台瘋狂討論。過年我回家,我還問我媽媽有沒有去拿,因為陳光標行程有一段在我家南投,我媽說怎麼敢去?那時就會感受到大陸經濟發展之快,甚至有一些事情是小時候無法想像的。

  我也覺得,大陸在每個面向上都活躍發展,雖然我的一些同學會認為大陸政治與社會發展仍與台灣有落差;但我常想,10年、20年前,台灣也是那個樣子,敢講的、不敢講的都差不多,大家會自己形成一些保護自己的措施。我與大陸人聊天時,感覺也像與自己的爸媽聊天似的,怎麼都講一樣的!我自己對大陸近年來與未來發展樂觀,反而是比較擔心自己能不能跟上,所以會有壓力希望自己再多瞭解大陸一些。這是我的看法。

  張鈞凱:大陸經濟穩健發展

  我從經濟與政治兩方面回答這個問題。在經濟層面,回顧自十九世紀以降的中國歷史,中國人在帝國主義的欺凌之下“摸著石頭過河”。孫中山建立民國之時,他應該沒有想過中國今天的發展與成就,更遑論是我們的祖父母輩與父母輩。我記得去年廣州亞運的開幕式轉播,家人看到開幕儀式上燈光效果驚人,他們說過去國民黨都騙人,把大陸宣傳為水深火熱、啃樹皮的落後世界。中評社也曾報導過一則新聞,高雄有一批深綠的里長,到大陸參訪回來後,對大陸印象全然改觀。

  我認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不一定是從1979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才開始,更早在毛澤東時期,60-70年代中國大陸成功發展“兩彈一星”,其實就是為往後的經濟發展提供國防安全保障。80年代以降的“改革開放”,則奠定中國復興的經濟成果。

  過去的中國大陸,經濟以外銷為主,現在隨著全球經濟結構的改變,大陸由“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其內部的產業結構也轉向為發展內需。大陸每五年為一期的經濟政策,與台灣相比,是相當穩健、有配套地往前進。例如“家電下鄉”、教育與醫療改革,以及近年驚人的高鐵建設,都是與發展內需政策相互配合。

  大陸不宜全然引進西方民主而必須有符合國情的民主形式

  在政治方面的發展,我們可以先看看自詡為民主燈塔的台灣。今年一月,政大人文中心舉辦了一場“傳承與創新:中華民國百年學術發展研討會”,其中由朱雲漢、林碧炤、蕭高彥三位老師合寫的報告《中華民國政治學發展史》指出:“長期以來‘國內’政治學在理論與方法上無法擺脫對西方政治學的倚賴,對自己社會的分析與理解均以西方歷史經驗為主要參照,難以形成在地化系統的思考,長此以往將難以產生原創性的知識貢獻,也無法回應21世紀的知識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