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乾隆晚景另一面:西方對中國輕視和鄙夷?
http://www.CRNTT.com   2013-09-27 11:11:57


 
  “南巡”的終結

  與雍正完全不同,乾隆一生中有近一半時間都不在京師,而是在各地的巡幸之中。這一點更像他的皇祖康熙。據統計,終乾隆一朝,各種巡幸活動竟有150次之多。其中,拜謁東陵、西陵及盛京三陵66次,巡幸熱河避暑山莊及秋荻木蘭52次,東巡曲阜舉行闕裡祀典8次,南巡江浙6次,巡幸中州1次,西巡五台山6次,巡幸明陵、盤山及天津等畿甸地區10餘次。

  乾隆這種極為頻繁的巡幸活動—平均每年出巡兩次還多,不但在260多年的清朝歷史上首屈一指,在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上也極為罕見。難怪當時有朝鮮使臣稱清廷為“一日不肯留京,出入無常”的“馬上朝廷”。

  乾隆曾在《禦批綱鑒》中針對“宋主微行”寫道:第當命駕時巡,省方問俗,進窮檐之父老,而使得自言其疾苦,則民隱足以周知。換言之,在乾隆看來,巡幸被視為加強統治的一個重要措施。

  “南巡”同樣是效仿皇祖。所謂“南巡”,是到江浙一帶巡視。乾隆一朝共有六次南巡:乾隆十六年(1751)、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每次南巡多在正月中旬從北京出發,當年四月下旬回到北京,行程近6000裡,所需時間大約110天。

  為什麼要千里迢迢一次又一次地前往江浙之地?雖然乾隆自身一再強調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打算通過南巡了解治河工地的實際情況。但在高王凌看來,南巡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即江浙地區是漢族士大夫最集中的地方—這裡不僅在清朝科舉取士歷科中舉之最,而且是鼓吹反清複明思想的大本營。正是如此,在皇帝心目中這是個“民滑吏疲”需要恩威並施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