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乾隆晚景另一面:西方對中國輕視和鄙夷?
http://www.CRNTT.com   2013-09-27 11:11:57


 
  此前,乾隆五十七年的浙江巡撫福崧、兩淮鹽運使柴楨侵挪國庫案—挪用白銀二十二萬兩,乾隆同樣採取了“誅殺”。

  在高王凌看來,其實乾隆對和珅同樣“目光如炬”。乾隆曾召見樞臣於萬壽山,諭和珅:“阿桂宣力年久,且有功,汝隨同列銜。今阿桂身故,單掛汝銜,外省無知,必疑事皆由汝,甚至稱汝師相,汝自揣稱否。”然而,對於無才無德的和珅,乾隆一直寵眷有加。“皇上之待和珅,似又以‘俳優弄臣’目之。”高王凌說。

  歷史機遇之惑

  乾隆五十七年九月,兩廣總督郭世勛報來一份譯成漢文的英國商人呈禀,皇上閱畢,龍心大悅,原來素未建立關係的英國國王,要派遣使臣馬嘎爾尼前來祝壽。

  一次“禮儀之爭”已然開始。馬嘎爾尼一到天津口岸,負責接待英國使團的欽差大臣、長蘆鹽運使徵瑞就被反覆叮嚀,“應於無意閑談時,婉詞告知,各藩屬國到天朝覲見進貢,不只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禮,即使國王親自來朝者亦同此禮,如今爾國王遣爾前來祝壽,自然應遵守天朝法度”。

  一直到熱河,雙方還在爭執禮儀問題。最終議定,按照謁見英王之禮,單腿跪地覲見皇上。按照高王凌的理解,這在以前有過先例,即乾隆十八年葡萄牙巴哲格使團關於禮儀的記載,即與此類似—中方指明對方所行乃“三跪九叩”之禮,葡方僅說是“按通常/平常禮節行禮”。

  不僅如此,在高王凌看來,所謂“禮儀之爭”被不適當地誇大了。在熱河,似乎它為一種更和諧、更祥和的整體氣氛所掩蓋。在《乾隆起居注》中記載,這一天(1793年9月17日)英國使團與皇子王公、文武大臣、蒙古王、青海郡王和緬甸國大使一同“行慶賀禮畢,是日駐蹕避暑山莊”。不過,到了23年之後的嘉慶二十一年,英國國王第二次派遣了阿美士德勛爵訪華使團,卻因為拒絕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被驅逐出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