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揚明:東北亞情勢不樂觀
首先,針對國際空間問題,我是相對悲觀。因為從北京角度來看,它希望要做到能放能收,兩岸關係好的時候,它借雨傘給你;雙方交情一旦不好,這傘就要收回來;不管是作為懲罰或是對自己利益的保護,這一直是北京在這個議題上的思維。這造成的結果是,台灣在國際空間的參與上,無法出現一個穩定的制度化方式。
台灣在國際空間上無法制度化的結果,就必然會影響到選舉。台灣的選舉又有高度的不確定性,面對2016大選,現在就已是人心惶惶,有高度的不確定感;再想想未來每4年或8年都要面對一次這樣的情況,這種不確定感與壓力是會讓人難以忍受。北京面對這樣的情境,又怎麼辦?國際空間到底要不要給?如果給了,如果一旦民進黨上台,可能會玩到北京受不了,是不是這就意味著兩岸就升高緊張、兵戎相見了呢?
這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因為台灣已經進入了選舉的時代,我認為如果能夠趁馬政府還在任期上的時候,討論出一個彼此比較容易接受的形式,我相信對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會有所助益,但是我要強調這是非常困難的問題。
第二,回到西太平洋、東北亞穩定的問題。除非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能夠有一個很大的利益交換或妥協,新型的大國關係能夠有一個可以運作的概念浮現,不然的話,未來東北亞就是一個字,亂。
韓國與日本已經儼然要進入一個軍備競賽的時代,日本很確定地要重整軍備,這已經定案,但到什麼程度很難說。可是,韓國絕對不會允許日本的軍力超過太多,以前美國是仲裁者,可以有道德的高度處理這件事,但現在這個仲裁者沒有了,韓國只好靠自己。在此情況下,韓國的武力提升也是必然之勢。
再者,釣魚台爭議,眼看著美國也就擺定了站在日本那一邊,所以溫度和摩擦是無法降下來的。北京對於這件事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現在我們看到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提出,就是基於此結構下的產物,有一些緊張會繼續升高。在如此區域態勢下,台灣當然會很辛苦,一方面美國的壓力,一方面大陸的期望,再加上日本在其中扮演看似無害、其實並不友好的角色。所以東北亞未來一年情勢,我並不看好,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