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美國亞太戰略調整再認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3 00:15:48


 
  在奧巴馬出訪之前的4月21日,再平衡政策的設計者、原國務院官員多尼隆表示美國轉向亞洲政策是正確的一項戰略。領土爭端、民族主義、權力格局的變化以及朝鮮的威脅使得美國在亞洲的存在和戰略調整十分迫切。多尼隆確信,奧巴馬的亞洲之行將落實和強化再平衡政策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強化東北亞的同盟關係,振興在東南亞的存在等。而且,多尼隆認為,奧巴馬此行的重點遠超過盤活軍事資產,更多的是強調外交和貿易。實事求是地講,美方認識到以目前的財政困局要完全兌現軍事承諾並不現實,只能通過提升盟友關係,放權給盟友,提振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此次訪問引人注目的是,美國總統第一次表態釣魚島適用於美日防衛條約第五條,並支持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從表態層級來看,這是美國釣魚島政策的一次大調整,也是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深度調整。奧巴馬在歐洲、中東兩個區域實行了戰略忍讓,但在東亞卻展現出積極的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4月25日發表的美日聯合聲明,其標題是“日美共築亞太及超越亞太的未來”。美日雙方表示,日本宣導的基於國際協調主義的“積極和平主義”政策與美國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都將為鞏固和平繁榮的亞太,發揮同盟的主導作用做出貢獻。眾所周知,亞太地區不少國家對日本的戰略走向深表疑慮,而美日聯合聲明顯然並未將中國視作地區框架的主要行為體。從日美聯合聲明列舉問題的排序來看,依次是烏克蘭問題、中東問題、朝鮮半島問題,在上述三類問題中美日承認中國及其重要的作用,認為需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但在隨後提到的海洋問題、美日防衛合作指標、TPP、能源安全合作(包括美國向日本出口液化天然氣)、美日在非洲的開發合作、美日與東盟的合作上,美日與中國更多是防禦和競爭關係,這是令人擔憂的。此外,聯合聲明還表示,日美兩國支持亞洲開發銀行(ADB)為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及連線性需要而採取的舉措。這一點其實是針對中國2013年底提出的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AIIB),美日並不歡迎中國的舉動、擔心中國主導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但美日又無力承擔亞洲互聯互通建設所需的成本。

  按照霸權穩定論的理論推理,主導國的衰退會引發國際秩序的動盪。20世紀70年代美國相對衰落之時,蘇聯入侵阿富汗,伊朗發生革命,而全球經濟秩序則進入重組,歐美日經濟進行再調整,而中國則實行改革開放。當前國際局勢的混亂與美國權勢的衰退密切相關,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動盪仍在持續,極端勢力(包括極端民族主義)再度興起,而海洋秩序的深度轉型則前所未有。總體來看,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深度調整,依然取決於美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大國關係的重組。

  客觀地說,美國亞太再平衡此輪調整取得實質性推進,特別是與澳大利亞、日本的雙邊關係層次上,而在經濟多邊主義方向上也有不錯的進展,至少從中國方面一部分人士認為應該考慮加入TPP的反應來看,不能不說美國的動員能力依然強大,其背後則是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的吸納能力。其次,美國亞太戰略再平衡調整的中心任務之一是拉攏印度,但依託日本、澳大利亞拉攏印度的戰略並未奏效,美日澳鼓吹多時的印太戰略缺少印度政府的有力支持,印度的戰略有其自身的考慮,中國在影響印度戰略動向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如果以上兩點判斷成立,那麼中國面臨的戰略壓力仍然來自西太平洋區域,特別是日本進攻性外交所引發的地區動盪。再次,海洋問題已經成為此輪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中之重,美國聯合海洋國家的態勢十分明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