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長荊鐵路由原漢丹線的一部分與原長荊線兩段線路組成,2002年建成通車。2008年7月28日,長荊鐵路電氣化改造啟動,2010年9月25日正式通電運行,為國家Ⅱ級線路,屬於鐵路網中起聯絡、輔助作用的鐵路。
荊沙鐵路北起於荊門市荊門南站,南抵荊州市現代化碼頭鹽卡新港區,全長約90公里。這條鐵路屬於國鐵Ⅲ級,1989年5月18日建成通車,沿線站點僅辦理貨運業務。
這三條建於上世紀的鐵路構成了荊門通達北京、上海、武漢、宜昌、襄陽等大中城市鐵路網絡。也正是依托這三條鐵路,荊門建成了9條專線,設立了一批貨場,中石化荊門分公司、國電長源荊門電廠、葛洲壩水泥廠等一批代表性企業得以良好的發展。然而,這三條在上世紀發揮極大社會經濟效益的鐵路,在步入高鐵時代的中國城市中,顯得越發落後了。焦柳線,最高時速120公里;長荊線,最高時速120公里;荊沙鐵路,最高時速40公里。這三條鐵路,沒有一條是客運專線。
據統計,2013年,荊門地區旅客到發量達539.9萬人次,貨運總量1242.2萬噸,隨著經濟的發展,現有的鐵路越發顯得“力不從心”:荊門至武漢的火車,走長荊線運行距離僅243公里,但最快耗時也要3個小時,多則4至5個小時。荊門至北京,走焦柳線,1300公里,最快的T50車次需要17小時25分,最慢的K620則長達20小時34分。
“能否通高鐵或動車,成為了荊門人民對市委市政府執政能力評判的重要標準。”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曾提出建議,國家加快建設沿江高速鐵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這位人大代表說,根據有關專家研究的方案,建議線路的走向為,接上海、南京、合肥,武漢、天門、荊門、宜昌,重慶、成都,選擇這一走向,有利於推動漢江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的對接,推動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對接,還有利於提升東西方向鐵路運輸能力,也有利於完善區域交通網絡的功能,形成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鐵路網,優化長江經濟帶的城市群、城鎮化布局。
在此之前,荊門也一直在謀求通動車的各種方法、路徑。2013年8月,荊門市還專門成立荊沙鐵路改造開通動車組工作領導小組,並在2014年2月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通動車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