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兵表示,雖然荊州人口有優勢,但荊門的人均GDP和工業發展水平高於荊州,最重要的是,荊州屬於平原地區,地勢低、地質鬆軟,1998年發洪水時,荊州是分洪區,從國家幹線鐵路安全的角度來說,高鐵修在荊門更好。
對此,陳萬海表示,洩洪區的說法不成立,三峽大壩修好後,如果再發生大的洪水,那就不僅僅是荊州有危險了,中南六省全部都將成為汪洋大海。
陳萬海表示,隨著沿江高鐵進入論證和勘探的階段,長江創業商會將繼續發聲、繼續組織活動。“雖然高鐵線路的走向最終由國家來確定,但國家肯定也會考慮民眾的聲音,我們必須全力爭取,不能再大意失荊州,不能再為子孫後代留下遺憾。”
地方的高鐵政治經濟學
事實上,荊州和荊門不是第一對為高鐵“反目”的“鄰居”。高鐵的開通,不僅意味著人們出行方式的變革,更被沿線一些地區看作發展命運的轉變。也正因為如此,圍繞高鐵走線、設站而展開的“爭路運動”時有發生。
2009年,鄭萬高鐵規劃剛剛提出時,第一場博弈就是在湖北十堰和襄樊(現襄陽)之間展開。據媒體報道,在當年全國“兩會”上,時任十堰市委書記陳天會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為爭取當時還叫鄭渝鐵路的鄭萬高鐵提出專門建議。襄陽不甘落後,隨後一篇發表在當地媒體的報道中寫道,時任市委書記唐良智利用在京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間隙,帶領市經委、發改委等部門及有關縣(市)區負責人,拜訪國家發改委、鐵道部和一些央企……在拜訪鐵道部發展計劃司領導時,唐良智請求將鄭渝鐵路規劃進行調整,將襄陽納入路經站點建設。兩地的鬥爭持續到2014年10月,國家發改委最終批覆,襄陽勝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