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春新:住宅變投資品 香港樓市給內地的警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4 15:58:34


 
  香港樓市問題由來已久,於今為烈。長期以來,香港同時面對兩大需求:自住需求和投資需求。投資需求包括短線炒賣需求和長期投資需求,資金來自本地和境外,一直是香港樓市的主宰。由於投資需求可以無限大,資金頻繁進出香港,加上金融危機頻仍衝擊不斷,帶動香港樓價大起大落,在樓價螺旋式上升的同時,呈現出很強的周期波動。 

  過去三十年,即在整整一代人的時間裡,香港樓市就經歷了一輪半的大周期變動,一路上亢奮與悲憤交集,輝煌與苦難並行,經歷了鮮花和淚水的雙重洗禮:

  上一輪周期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至2003年沙士(非典事件,下同)結束,歷時19個年頭。香港進入後過渡期後,前途漸趨明朗化,投資信心不斷上揚,大量資金入市炒作,導致樓價一路暴升至九七回歸初期,13年間樓價(指私人住宅價格,下同)飈升九倍,而同期名義人均GDP只增加3.4倍,與購房能力相對應的家庭收入升幅更小。當時雖有不少人抱怨買不起樓、通脹急升和貧富分化,但高樓價帶來的正面資產效應,包括強勁的內部需求、超低的失業率、激增的工資收入、豐腴的企業盈餘以及充盈的政府財政,使整個社會沉醉在虛假繁榮當中,甚至誤認為是“經濟奇跡”。

  然而,資產效應畢竟是一把雙刃劍,總在泡沫頂峰逆襲。1997年10月亞洲金融風暴席捲香港,迅速刺破本地樓市泡沫,樓價在一年內調整近半。隨後更是禍不單行,又遇上美國網絡泡沫破滅和突如其來的沙士衝擊,致使樓價下瀉不止。在沙士肆虐最嚴重的時候,樓價比九七年高峰期大跌三分之二,即一個在高峰期以600萬元購入的普通住宅,在沙士期間市值只剩下約200萬元,十多萬個負資產(擁有的房屋市值低於銀行按揭貸款)個案由此產生。這批人被戲稱為負資產階級,甚至比馬克思筆下的無產階段還要低一個等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