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改寫西海固學子命運的“特殊高中”
http://www.CRNTT.com   2021-02-26 10:09:18


 
  西海固,是寧夏中南部九個貧困縣區的概稱,也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一部分,曾被聯合國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這裡山大溝深,乾旱缺水,貧困曾世代延續。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西海固的扶貧力度,但直到新世紀伊始,當地不少百姓仍住窑洞、喝窖水、走泥路,靠著山間的薄田勉強糊口。

  在貧窮落後地區,優質教育資源是“奢侈品”。學生上學難,上好學校更難。這種體會,對於上世紀90年代出生在西海固農村的馬世龍來說,尤為深刻,“我兩個姐姐就因為交不起學費早早輟學了,我是一波三折勉強才讀到初中畢業”。

  馬世龍的五年小學,分別在兩個教學點度過。他記得一二三年級所在的教學點,有三個班,但只有兩間教室,三位老師年齡也比較大。“三年級時班裡共有27個學生,後來只有我一個走進高中。”

  上初中後,馬世龍開始住校。一間由教室改成的宿舍,擠了60多個學生,床是用磚頭、木杠撐起來的大通鋪,夏天沒電扇,冬天沒爐子,學生們只好穿著棉衣棉褲窩在一起。“初一時學校有食堂,雖然頓頓是土豆湯,但好歹能吃上口熱飯,到了初二食堂被改建成教室後,同學們就只能周末回家背一包幹饃饃,就著涼水吃。不誇張地說,我在上高中之前就沒怎麼喝過開水。”馬世龍說。

  在他看來,生活上的苦並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精神世界的貧瘠。從識字開始,馬世龍就酷愛閱讀,但小學和初中學校都沒有圖書館,家裡更買不起書,他只好向老師、親戚借書來看。“很多孩子的夢想在那時就被埋葬了。”

  六盤山高中校長金存鈺曾長期在西海固一個深度貧困縣的中學執教,對於教育上的“窮”也是記憶猶新。他說,2000年前後在西海固,只能保證在義務教育階段孩子能有學上,課能有老師教,學校的軟硬件都跟不上,更為關鍵的是高中教育資源嚴重匱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