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前AIT處長司徒文:重返亞洲是衝中國而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07 00:18:43


司徒文演講很生動。(中評社 鄒麗泳攝)
 
  2014年11月15日,奧巴馬總統在澳洲布里斯本參加G20高峰會時,再次重申重返亞洲的相關承諾,他表示:“我的外交政策重心之一,將永遠會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我們會運用美國國力的每項要素─包括外交、軍事、經濟、發展、我們的價值觀與理念-來繼續深化美國與亞洲的交往。”

  重返亞洲的目標就是中國

  事實上,重返亞洲政策根本就是衝著中國而來。中國經濟與軍事急遽擴張,是過去二十年來改變亞洲樣貌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重返亞洲政策會繼續、也是必須持續的最重要原因。

  國務卿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期刊發表的〈美國的太平洋世紀〉(America’s Pacific Century)一文中,首度提出重返亞洲政策,該文應是全部(或部分)由這次國際會議專題演講人坎貝爾(Kurt Campbell)撰寫,遣詞用字非常謹慎。在全文52個段落當中,有7段完全在談論中國。希拉里明確否認把中國視為威脅,但也特別提到一些美中兩國缺乏合作、也讓人憂心的領域,包括:永續、實質且透明的軍事往來、海洋安全、網路安全、公平與公開的貿易、智慧財產權保護、公平的貨幣估價、朝鮮、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南海,以及人權議題等。持平而論,在三年之後,這些議題少有、或者根本沒有獲得任何進展。至於最近美國與中國在亞太經合會(APEC)高峰會所達成的氣候變遷協議,到底影響有多大、抑或雙方僅是表達意願而非真心想落實,目前都還言之過早。

  那些不在政府決策圈的人士,則更直接表達他們對中國的憂慮,並認為應該把這樣的憂慮當作是重返亞洲政策的基礎。2013年4月,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對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表達歡迎,並認為這樣的作為“完全正確”,還表示“如果美國不這麼做,中國那種強硬、對國際關係抱持現實主義觀點的舉措將可能製造危險”,更可能被歸結為“一個經濟疲軟的美國正被迫退出亞太地區。”

  最近印度地緣戰略家齊蘭尼(Brahma Chellaney)於2014年5月1日肯定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戰略重要性,不過他抱怨該政策宣布兩年多以後,更像是“口惠而實不至”,結果導致“亞洲國家現在對於美國是否能夠擔任他們的安全盾牌還抱持著懷疑”。齊蘭尼此番談話反映出印度本身對中國的極度憂心,他聲稱奧巴馬政府“軟弱無能的亞洲政策,讓亞洲國家面臨更難解的安全困境,在面對強硬、武器精良、獨裁、且試圖如切香腸般一步一步改變現狀的中國時,不知如何保護自身的領土權益。”

  事實上,除了中國日益強大的力量之外,其挑釁的姿態與政策,讓亞洲鄰國以及美國感到擔憂,尤其是在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接掌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之後,更是如此。

  中國的作為如何導致美國重返亞洲

  要評估重返亞洲政策的重要性、持久力以及對台灣的意義,首先必須先瞭解中國的行為如何改變奧巴馬政府的思維。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事實上肇因於奧巴馬總統2009年11月15至18日沮喪的北京之行。雖然奧巴馬總統很希望能與中國政府建立建設性的合作關係,但在他首度以總統身份出訪中國的這趟行程中卻因幾乎沒有什麼收穫而大失所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