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學者楊孟哲新書 揭日帝殖民台灣謊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5 00:55:43


  
  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利用新式傳播工具,築構再造新台灣殖民文化。政策上嚴禁傳統偶像膜拜、寺廟慶典廢除、台灣舊曆改新曆、強力奉行日帝神社參拜、台灣各地母語取締、要求更改姓氏日本化。本土劇嚴禁如布袋戲、歌仔戲,運用新大眾傳播,強力有效控制人民思想,目的再次奴化台灣人民進行皇民化,塑造新台灣吳鳳傳說。

  莎韻事件正好發生在恰當的時機,被當局殖民地政府善加以利用,重新捏造巧妙運作下配合文化傳達,意味“忠良愛國-八紘一宇”等削弱台民反抗。以共同意識、共同題材,翻弄人民意志力,控制情緒掩飾戰爭末期,日本戰爭的窘境(蕃婦墜落溪)成為日帝皇民化下最佳的題材,透過六部曲宛如連續劇般,一步一步慢性毒化事件真相:

  新聞媒體炒作首先登場是1941年4月14日長穀川清“総督が贈る手向の鐘 愛國乙女サヨン純情後日譚”贈鐘之舉,運用台灣日日新報,全國媒體強力歌頌造成爭先的報道,舉行返禦典禮。宜蘭第一女中(現蘭陽女中)舉辦全校募款,援助建立木造莎韻鐘樓,成為1896年芝山巖事件以來新台灣皇民文化景點,可謂是舉國共殤哀悼的情形,至今還緬懷不已。

  註: (歌謠的傳唱)日本作曲家古賀政男為莎韻之鐘作曲、西條八十作詞、奧山真吉編曲,成為經典名曲戰後被改編為“月光小夜曲”。在當局刻意安排下在霧社事件中殉職的日本警官佐塚,和當地原住民通婚生下之女佐塚佐和子,台中女校畢業後赴日本東洋音樂學校學習,專屬哥倫比亞唱片歌手。當年在安排下,於長穀川面前獻唱,全台走透透登台公演。擁有日台混血的孤兒,成為當局考慮下運用“血緣關係”的最佳利點,是一種皇民化政策下的樣板人物。

  註:愛國乙女犧牲事件,同年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日軍節節勝利之際,日本南進政策如火如荼的展開,愛國舉兵征戰前線日益吃重,在急需兵援之際台灣原住民在日帝軍政府強大動員下,開始對原住民徵兵赴前線作戰。1943年台灣總督府更進一步邀請鬆竹映畫與滿州映畫,來台拍攝愛國物語電影。愛國政治藝人李香蘭(本名大鷹(山口)淑子)擔任主角,自幼隨著父親居住在滿州的奉天市,接受中文教育,並有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傳說中與台灣日治時代名人劉吶鷗交情深厚、互相吸引。由於劉投靠汪精衛政權,在上海一處演講會後,當場被舉槍暗殺。李香蘭因此來台參加他的葬禮,過程中充滿神祕性。莎韻之鐘的電影劇情,被愛國情操戲弄一蕃,劇中原住民爭先恐後響應皇軍徵兵,台灣原住民英勇的雄姿,一幕幕呈現在銀幕中,劇情的刻意安排相當的醒目,故事腳本偏離主題,一場“師生戀”成為世紀的騙局。
  
  電影拍攝完成後,根據調查,1943年7月1日首先在日本東京上演,片名《サヨンの鐘(莎韻之鐘)》,同年的12月16日於台北大世紀館上演,且更名為《山の娘サヨン (山地少女莎韻) 》。為何更名在台上映?當時拍完電影以後,尤其在片中劇情偏離主題受到大眾的質疑,在台放送的電影製作並沒有提起台灣總督的後援,且與在東京上映的後援單位不同,這顯然是一種政治性的考量。

  註:莎韻的生與死在整個事件的發生前後,當局所關注的並不是站在人道的立場,反而是廉價在出賣。站在殖民統治、軍國主義的觀點運作下,對於殖民地宗主國的忠誠度,大肆炒作喧染。透過日帝政府舉行多項台灣殖民地教育的成功案例,加上軍國主義色彩的時代軍人當政,愛國主義議題順勢推舟,在日本內地及各殖民地相繼舉辦“聖戰美術展覽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