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學者楊孟哲新書 揭日帝殖民台灣謊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5 00:55:43


 
  台灣畫家在時局所需毅然由不得自己,響應參展在1943年台灣總督府第六回美術展覽會結束後,馬上成立“台灣美術奉公事務局”,由畫家鹽月桃甫擔任理事長。次年1944年再成立“戰時文化思想委員會”共同發起人鹽月桃甫、木下靜涯、立石鐵臣、飯田寬雄、台灣人李梅樹、楊佐三郎、郭雪湖等。

  鹽月桃甫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畢業,作品曾入選第十回帝展,1921年抵台,擔任台北第一中學(現建國中學)美術老師,從此和台灣結下終生之緣。學院派風格、格調大膽、筆觸充滿野性風味,擁有野獸派作風,強進有力的表現手法,有高更影子。

  作品以台灣原住民創作靈感來源,至台灣美術展到台灣總督府府展(1927~1943),經歷16次審查委員。1930年霧社事件之後,在次年的第6回台展,以一張百號油畫作品“母親”,表達對於當局霧社事件的處理態度。畫面上母親攜幼抱子、驚恐的表情畫面,震撼人心,“象徵文明與野蠻的批判”。鹽月桃甫(1921~1945)近25年的青春時光,在台灣教學創作,視原住民同自己的靈魂、創作之窗。戰後回國,生活並不如意,但作品大多還是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繼續不斷瀟灑狂畫。充滿理想,以台灣為主體的原創繪畫,在台灣的畫壇極其少數,連在地台灣人畫家都極少以原住民為題創作。

  在時代的轉變,軍國當道日本存亡之際,畫家的地位自然也顯得薄弱,在當局的命令下轉換視角以愛國為題,宣揚帝國聖戰的正當性。首屆聖戰美展於1939年在日本舉行。鹽月以“遠洋爆擊行”描寫日本海軍航空戰機,在昭和12年(1937)至日本秘密集結來台,由新竹等空軍基地出發,創下世界首例遠距長途空襲中國南京之例。第二屆聖戰美展,昭和16年(1941)在東京舉行,鹽月再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在莎韻事件後,鹽月專程前往南澳事件發生地作畫旅行,在總督府刻意的隱藏真相文化包裝,愛國意志型態油然而生。鹽月畫筆下的莎韻穿著紅色衣裳,宛如吳鳳的紅衣服。坐在岩石上,手持著金鐘,背景雲彩交錯,翻騰中的黃色彩帶,仿彿是“老橡樹上的黃絲帶(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如神話般的傳情,緊緊扣住莎韻的神韻。鹽月桃甫徹底奉行崇敬愛國、奉公忠良的真髓,透過畫像傳播,再次扭曲莎韻事件的真實性。媒體也再次奴化愚民,抹殺了兩地百姓的良知,成功塑造皇民化下原住民精神文明的假象。

  昭和8年(1933)以後,由於日帝對外作戰,侵略中國戰爭,帝國主義瘋狂日加猛進。日軍南方作戰基地,台灣情勢狀況艱钜,台灣學校教育政策上,更出現了軍國主義、戰爭主題課文以及思想畫作品。當時台灣軍政府執政下,以“天皇絕對主義、國體主義”為導向,台灣小公學校和日本內地教科書幾乎同步大量被修改課程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