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在庭審期間,薄熙來否定了其原有共訴的表現,同樣引人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衛東:
我們國家的行使訴訟法明確規定,對案件的判決要從證據上研究,不輕信口供,沒有口供如果其它證據確實充分了,照樣可以定罪判刑。
評論員 白岩松:
並不是所有在公開庭審時候的指控罪最後都被認定,你比如說一百多萬的這個機票費這個證據不足,不予認定。那麼回頭我們去複盤的話,還是要請教一下陳教授,陳教授您覺得這次公開庭審,一直到一審宣判的這個薄熙來案件會給未來中國司法的前行,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和比較堅持的東西?
陳衛東:
今年是行政訴訟法修改後正式實施的第一年,而且在薄熙來這個案子開了一個好頭,通過濟南中院這樣一種審理,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司法走向更加的規範、更加的文明。那麼如果以後所有的案子都能如此,我們的法庭、我們國家的法制會更加的進步,也使我們對未來的中國的司法更加的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