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未來2016的權力結構,國民黨勢必要改組。朱立倫主席也提到,如果勝選了,新的黨主席就是未來的“總統”;如果國民黨敗選了,黨主席當然負起責任要下台,所以2016不管是勝選或敗選,黨的結構都會改選。黨的結構改選,如果行政權又喪失,立法權又沒有,國民黨就變成徹底的在野黨,這是2016比較可能的發展趨勢。
地方上的西瓜效應 對國民黨更加不利
第三個是觀察地方政府的部分,國正委員提到陳菊市長如何培養青年世代,如何培養核心的行政團隊。從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澎湖等地方來說,我的觀察是,它形成了西瓜效應,因為民進黨掌握了地方的行政權,即使這個行政權的財政負擔很重,財政的能力不足,可是它基本上掌握了行政資源的分配。所以產生了西瓜效應,地方支持國民黨旗幟鮮明者很少,只剩維持三分之一幅度,很多原國民黨的派系或系統的,就轉為無黨籍,繼續跟地方執政團隊合作。
你會發現,國民黨在鐘擺效應下,態勢還沒有盪到底,國民黨也沒有能力去維護基本盤。從權力結構來說,現在是多元核心,立法權在“立法院”、行政權在行政團隊包括馬英九,黨的權力在朱立倫主席,這種多頭馬車的權力結構,是能打仗的團隊嗎?看起來不像。如果不能打仗的團隊,怎麼獲得勝選呢?不能勝選就出現權力結構的改組,就會影響到西瓜效應。
國民黨最大的問題是,第一個,國民黨獲勝的“總統”,勝選完後想做全民“總統”,忘記了他的權力來自投票給他的選民,這些選民不是期望他當全民“總統”,而是希望他的政策能夠落實,至少能照顧50%或以上的選民。這些選民是他未來忠實的政治選票,如果都不去照顧這些政治選票,而是用其他一些政策來剝奪他們的權益,像是軍公教年金的議題、有關於對基本軍公教不是很好的政策,情況就不是那麼好,再加上剛才蘇教授所說的沒有接地氣,又沒有提拔到新的世代,也沒有提拔到彰化以南新的區域的人員,沒有對族群的議題作一個整體的考量,形成權力的結構是很鬆散的,沒有權力的支持,沒有選票的支持,沒有選民的支持,這個政黨目前的態勢來看,失去政權其實是可以預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