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連胡會”的歷史意義
在“連胡會”舉行之前,台灣的政治人物不管藍綠,普遍都擔心沾染“紅塵”,所以即使到大陸參訪,也都以個別身份偷偷摸摸的登陸訪問。但是自從“連胡會”舉行以後,國民黨的“紅帽子”徹底被掀開,所以國民黨的政商人物來往兩岸,已經不像以往那麼擔心被戴上“紅帽子”。
這也是奠立國民黨在2008年重新執政以後,兩岸可以迅速恢復協商的政治基礎。從2008年到2014年,兩岸的協商已經簽下23項協議,使得兩岸的人流、物流的往來更加便利。
特別是第三項的“全面經濟合作、建立密切經貿合作關係,包括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等,進而建立穩定經濟合作機制,並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
台海兩岸從2008年開始進行協商以後,不僅很快的達成兩岸直航,各種經濟合作也不斷的在實現中,尤以大陸對台讓利的行為,也讓台灣在金融海嘯期間,沒有遭遇到太大的衝擊,這種被台灣稱為“和平紅利”的利益,也不斷的輸往台灣,讓台灣經濟沒有持續向下沈淪。
所以,“連胡會”不僅是兩岸結束60年的對峙,也能讓兩岸在理性的對話中,實現了過去半個多世紀兩岸人物不敢想像的和解關係。
但是,這種對台灣有利的協議,為何又遭到民進黨與部分台灣人民的杯葛呢?這就得提升到意識型態領域的對立,才能做出合理的解釋。
肆、台灣意識型態領域的爭議
台灣在威權體制時期,由於兩蔣統治台灣是採取戒嚴的方式控制整個社會,尤其是在“黨禁”與“報禁”的管制之下,台灣的黨外人士只能反共,卻不能主張台獨。直到1987年7月15日當時的蔣經國“總統”體認到“時代在變、潮流也在變”的情形下,毅然宣布解除戒嚴。
台灣在解嚴之後,1949年來台的老兵,已經可以大大方方的返鄉探親,而已經先成立的民進黨也變成合法的政黨,過去在海外被列入“黑名單”的人物,一直不可能回台的台獨人士,也紛紛返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