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周刊:航母對國家利益的維護還體現在哪些方面?
喬良:在擁有航母之前,我們已經建立了一整套海上運輸鏈條,運送中國發展所必須的能源、礦產,還有糧食。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說中國人免費搭順風車搭了20多年的原因。他們認為中國人占了全球化的便宜,是他們美國人為全世界提供了海上公共安全產品。中國人並沒有參加任何海上護航行動,卻享受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所以美國人認為我們是在免費搭車。當美國人提出你們不能再免費搭車時,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自己付費了,付費不是把錢交給誰的問題,而是你必須有能力維護自己安全的問題。
此外,航母也越來越多地投入到非戰爭軍事行動中。比如在海地的維和,或者將來在出現危機的地區撤僑,撤出出國人員,打擊海盜,海上護航,這些都是非戰爭軍事行動。只要是有海上需求,航母就會起作用,畢竟它活動半徑大,作戰能力強。
航母與深海戰略密切相關,它的出現會提高我軍遠洋傳送和部署能力,包括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但相比美國而言,中國並沒有海外基地,真的要走向遠洋的話,以今天的資源配置情況看是遠遠不夠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格外需要海上的補給艦。這次我們去索馬里打海盜,就始終有補給艦伴隨。在沒有海外基地的情況下,必須要有補給艦。但我估計,隨著中國航母的出現,中國也肯定需要和友好國家協商,進行就地進港補給,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就像美國的航母有時候到香港休假,類似的方式也可以完成補給。
三聯生活周刊:我注意到,這幾年你把研究重點放在金融領域,能談一下你的研究成果嗎?
喬良:我過去一直純粹對軍事有興趣,對經濟關注是近8年的事情,真正開始鑽研經濟理論是近5年的事情。因為我發現,一個研究軍事戰略的人如果不懂經濟,特別是不懂金融的話,不可能研究出什麼名堂。今天,美國無論在哪個方向上都是全球的旗艦,軍事上如此,經濟也是這樣。美國的軍事戰略是直接為其經濟甚至金融戰略服務的,這不算什麼發現,馬克思甚至馬克思之前就有人說過,軍事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我的發現只是美國人運用軍事手段在為其國家利益服務的時候,它的軍事力量是怎樣為國家利益服務的,以及它的服務方式和服務路徑,這才真正是我所發現並關注的。
要是泛泛地說“軍事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可是怎麼服務,很多人未必談得出來。你問任何一個人,美國人為什麼打伊拉克?這個人只要稍微關注一下國際新聞、關注國家經濟的發展,他就會說:“肯定是為了石油唄!”打產油國,為了石油奔著石油去,應該沒有錯,但是接下來的問題就出來了:美國打下產油國,占領了伊拉克,為什麼不從伊拉克免費拉走一桶石油呢?美國人並沒有對伊拉克進行搶劫式的掠奪。油價打高了之後,美國的出租車司機也舉著牌子站在加油站門前,抗議油價飈升。這麼一來人們就糊塗了,既然為了石油打了這一仗,打下以後又不拉走石油,人民還不能從中享受低油價,那麼打仗是為了什麼?這其中有很深的原因――也就是我們不能不提到1973年美元和石油掛鈎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