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荒馬亂帶來的惶恐中,潘達於本已隨著親友逃到太湖邊上的光福山區避難。但終究放心不下藏在家中的寶鼎,中秋節前,又冒著轟炸偷偷跑回了家。
家中所藏文物古董、古書字畫數量甚巨,特別是大盂、大克二鼎,至為珍貴,又體型巨大,倉皇逃難,不可能將其攜在身邊看護。萬般無奈之下,潘達於想出了將它們埋藏在地下的主意。
然而這個辦法是不是能夠確保兩鼎安度戰亂無虞,誰也不敢保證。
2007年8月,潘達於老人以102歲高齡與世長辭。老人的孫子潘裕達今年都已經年過花甲,他與潘達於共同生活時間最長。埋鼎之日距今已七十多年,潘裕達這樣對記者說:“好婆(奶奶,蘇州方言)回憶往事,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埋鼎的那兩個晚上,每次說起來都仿佛歷歷在目,每次提起來又後怕。那個戰亂的年代,走漏一點風聲,大盂鼎、大克鼎肯定就留不住了。”
在潘達於的記憶中,那兩個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亮,只是灑下的月光泛著慘白,在寂靜的夜裡更讓人心生涼意。
明亮的月光,倒是為埋鼎的五個人提供了天然的照明。因為日軍轟炸,電燈早已斷電。為了避免在夜色中引人注意,五個人幹脆連蠟燭也沒有點,兩晚的忙碌,全仗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