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中有三種不同的聲音,一是國民黨、一是“總統府”、一是“陸委會”,這三個單位對兩岸關係表述方式都不同。我們聽到“陸委會”最常說的是“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對大陸“不開放就是不開放”等,這種傾向於“獨台”的概念不斷被強化,這種論述也慢慢變為主流。這樣的談話使得“九二共識”再一次異化。因為台北在“九二共識”中所主張的“一國兩區”概念,一國(即“中華民國”)的“主權”是涵蓋全中國,因此當說自己是個“主權獨立國家”的時候,似乎隱含著獨立於中國大陸之意,這也等於台北主張的“主權”已經不是涵蓋全中國了。
從“九二共識”經過這三階段不同的異化過程來看,吳伯雄先生這次提“一國兩區”的重要意義即在於等於重新回到1992年的國民黨論述。我不能判斷,國民黨是否刻意利用這次與胡錦濤會面的機會,重新表達立場,以促使行政單位“陸委會”必須爾後在表述上重新回到“一國兩區”的政治立場。
“一國兩區”是符合“憲法”,因此,做為“陸委會”的官員,主委賴幸媛不能不捍衛“一國兩區”說法。但是值得我們觀察的是,爾後“陸委會”對於“九二共識”的表述是否仍然使用“主權獨立”、“前途自決”等異化過的概念?
從1992年迄今的二十年,台北對於兩岸關係與“國家定位”的表述的確沒有在“憲法”上做任何更改,但是關鍵政治人物對兩岸定位的論述、講話、表達方式上,幾乎已經完全變質。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吳伯雄重申“一國兩區”的說法,等於重新回到1992年的“九二共識”,重申當時“中華民國”的法律立場,在這方面,我認為對於建構兩岸的政治互信有相當大的幫助。
胡吳會這段談話,在某種程度上也讓胡錦濤先生,在今年秋天卸任時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可以這樣解釋:經過他十年的努力,國民黨重新回到了“一個中國”立場,不再將其概念化、民族化、變更為“特殊國與國”化、未有所謂的“主權獨立化”,也盡量排除獨台或台獨的可能。“一國兩區”對台灣內部的作用在於:確定回到並正本清源“九二共識”的內容,讓府、院、黨三方此對“九二共識”立場有一致性的可能。因此,我對於胡吳會的談話是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