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宗海 |
邵宗海:“一國兩區”與一中框架 有某種度重疊
這又勾起我不太願意再回憶的往事。當初1991年開始“修憲”,第一個就要砍掉老代表(1991年第一屆“國大代表”退職)。老代表一砍掉,就產生法統如何延續的問題,所以才會產生有第一次“修憲”時新任國代的法理基礎問題,因為中國大陸統轄權不在現行“中華民國”政府上。加上“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是有差別,譬如說“憲法”裡面用的詞是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用自由地區的用意是,當時希望藉此擴大解釋。譬如說太平島,它一直不屬於“中華民國”的哪一個行政區域在統轄,即使包括當時的東沙群島與釣魚台;雖然後來東沙群島與釣魚台都被歸屬到高雄市與宜蘭縣,但是太平島現在還只是高雄市代管。因此當時用自由地區表示“中華民國”政府統轄的區域,而中國大陸則不是“中華民國”政府所統轄。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建榮兄提到“一國兩區”不是政治談判試探問題。不過我認為更多輿論討論的是,這是否是吳伯雄帶了馬英九的口信,看大陸接不接受。這讓我想起,1993年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有一次國際記者招待會舉行之前,當時胡志強是“新聞局長”,希望學者們幫忙郝先生解答一些問題,當時我被分配到對“一國兩府”的論述補充理論基礎。實際上當時一國兩府一詞並非由郝柏村提出,而是“立委”林鈺祥質詢時所說,郝院長則可能是更希望根據“憲法”“一國兩區”來解釋。但是因為“新聞局”作業,他根據外國記者較關心的議題,所以提一國兩府的論述較多。而就我的瞭解,當時的確思考“一國兩區”是否可作為現階段“中華民國”對於兩岸相互不承認存在現象的解釋。而大約到了“民國”93或94年之後,大家就很少再談起“一國兩區”。這次吳伯雄突然間帶了這個名詞,多少令人有點意外,講到“一國兩區”,我同意剛剛建榮兄所說,吳主要是為了加強兩岸互信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