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社台北論壇:民進黨的兩岸平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10-04 00:16:43


 
  選擇二軌的問題

  現在根據蔡英文後來所說的,要用甚麼方式接觸,她提到要用智庫,但由智庫來做會有一些先天上限制。蔡選擇智庫,而不是同時具有民間身分與半官方雙重身分的人,譬如“立委”或個人,用意可能是想降低民進黨本身與大陸溝通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她腦袋裡面想的是以過去像與美國或其他國家交往的二軌方式。

  採用二軌,牽涉到一個問題是,國際上搞二軌會議,很少把二軌變成常態化,一定是有階段性與議題性;處理完某個議題,在階段性任務完成後,二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在二軌會議與智庫之間的做法,往往是有個特定議題外包到智庫,有個特定的目標;而且黨在這邊不會有特定立場。也就是說,外面的委託單位在這裡不會有特定立場,但是又賦予其相當清楚的任務──讓其在接觸過程發現的問題告知委托人。

  但是如果要像蔡英文所期待的,從智庫循序漸進發展到更高層次,我覺得可能不是智庫能做到的事情。我認為,這中間有相當程度的內在矛盾。從這個角度來看,蔡主席提到民進黨與共產黨的接觸,應該還在初步的階段;實際上一旦提到智庫的時候,後面接踵而來的是一大堆的問題和批評。而且如果智庫在接觸問題上破功,那不是整個民進黨也跟著陪上去嗎?所以真的要小心一點。

  除了剛剛講的有關智庫本身的限制,以及過去進行二軌對話的階段性、功能性與議題性狀況非常設性之外,在兩岸交流的時候,平台架設之後,怎樣把portable的東西建立起來?換句話說,誰能夠代表誰?這訊號要怎麼傳遞?這是第一個最重要的部分。要不然的話,跟平常我們的接觸交流有何不同?我們平常也隨便邀請一些(大陸)學者過來,他們也邀請一些學者過去,跟這些聚會聊天有甚麼差別?

   擔心尾大不掉的問題

  同時,如果黨對黨平台建立之後,每次交流總要有議題。也許開始的時候,還有一些議題可談,當初可能會有很好的效果,但往後發展會不會出現無議題可談情形?如果無議題可談,會不會變成為開會而開會?這樣會讓人家每年都在看民進黨與共產黨做甚麼事情;如果沒有突破,就表示交流停滯,這會造成尾大不掉的問題。所以這個問題要想清楚。

  需要思考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如果民進黨建立了兩岸交流平台,會不會造成這樣的情況:馬英九為了要搶回兩岸的主導權,進一步加快“傾中”的速度?此外,我們現在認為兩岸和平協議在2012年馬英九連任之前不太可能會出現,是因為這在台灣還是一個高度爭議性的議題,炒作這個議題對馬選舉可能不利,因此馬會想盡辦法延遲處理。但是,如果現在出現民共平台,很有可能會造成共產黨認為民進黨這部分已經處理掉了,可以很順理成章地與國民黨談和平協議,甚至在2012年馬連任之前就進行和平協議的談判。也就是說,和平協議可能因為民共平台的建立而提早到來、更早發生。這也是民進黨在思考構建民共平台的時候,必須想到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