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旗的這些觀點,極大地豐富了“一個中國”原則的內涵:首先,是提出了“共同祖國論”,為後來“兩岸一中”奠下基礎;其次,是全面闡述“共同締造論”;第三,界定了一中原則的內涵,為兩岸關係發展構建了新的論述。辛旗的這些主張和論述,與章念馳的文章一樣,展現了大陸對台新思維,在兩岸政界和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
北大教授李義虎在《樹立海峽時空新思維》(第11期)中指出,汪道涵先生曾頗帶啟示性地指出: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所有“同胞共同來締造一個新中國”。而根據權威解釋,這個新中國是“一個統一、繁榮、富強、民主和文明的新中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實在是海峽時空新思維的傑作,它證明在“一個中國”問題上並不是無所作為的。
這個關於“一個中國”的新解,對我們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首先,在兩岸關係發展和實現國家統一的進程中,“一個中國”原則可以展示它的巨大包容性。其次,“一個中國”原則應該具有豁亮的前瞻性。再次,在“一個中國”原則上應該具有深邃的哲學感。第四,在“一個中國”問題上應該具有清晰的歷史層次感。第五,在“一個中國”原則的落實方面應該具有非常現實的可操作性。
李義虎認為,所謂海峽時空新思維,首先強調思維定勢的轉換,換言之就是要換換腦筋,在國家統一過程中形成新的政治哲學和新的政治文化。今天,歷史向前的迅速發展,更要求在“一個中國”原則上產生新思維,破除“國共情結”、“統獨情結”、“本土至上情結”等傳統束縛兩岸人們思維的舊的積澱,找到新的理念基礎和心態平衡點。
李義虎的解讀,發展、豐富和擴大了一中的內涵,從現實和歷史以至哲學層面對“一個中國”原則做了深刻的分析和闡述。特別是他提出的“一中原則可以展示它的巨大包容性”的論述,在後來的兩岸關係實踐和一中原則理論創新的發展歷程中得到充分的論證。事實証明李義虎的論述是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的,體現了大陸學者不固執成見,勇於思考的遠見和新思維。
應該說,汪老的論述與章念馳、辛旗、李義虎等學者的思考引起了大陸政界和學界的高度關注。雖然他們的論述一開始還難以完全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但他們這些主張由於符合客觀現實,隨著時間推移和兩岸關係形勢的發展變化,特別是新世紀之初由於台獨分離勢力的上台,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如何進一步團結和爭取台灣大多數民眾,成為大陸領導層思考的重點。章念馳等學者們的論述,極大地促進了大陸領導層對“一中原則”作出新思考,繼而在“一中原則”的表述上做出新調整,使之更富包容性,更貼近兩岸關係的實際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