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依照周朝的宗法制度,其實天下或者是國,只不過是家的延伸而已。我們稱它為國家,國其實就是家的延伸。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小農社會,那自然而然就跟家的這一種關係互為表裡,家是最基礎的社會單位,所以孟子才會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孝”,是指晚輩對長輩的順從;“悌”,是指同輩之間的友愛。我們中國人講的“五倫”,除了夫婦以外,都是孝悌的延伸。《中庸》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夫婦是“五倫”裡的重中之重,就像《周易.序卦傳》所講的,“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措”。
這是在說什麼?這是在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演變,一定是從母系社會開始,因為那時人與禽獸還很難畫分界線,那時夫婦制度還沒建立起來,所以一個小孩只知道母親是誰,不知道父親是誰。當時小孩都是由母親的兄弟來教養,這就是“舅父權”,這是原始社會、母系社會的一個特色。人類進入一夫一妻制,那是最近幾千年,甚至幾百年的事。在人類史上,過去幾百萬年都是母系社會,只有最近這幾千、百年才進入父系社會。父系社會就是犧牲了女性性交的自由,要求女性對男性的貞節,這樣夫婦關係才能確定下來。因為夫婦關係確定下來,才有父子,而君臣關係其實就是父子關係的延續。有了君臣才有上下,才有後來所謂的長幼尊卑的禮義關係。所以說君臣關係是父子關係的延續,就像朋友關係是兄弟關係的延續;一個是對長輩,另一個是對平輩。“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所以有沒有夫婦關係,可以把它視為人類是否已經進入文明的一個重要表徵。中國在商朝的時候,王位的繼承還是兄終弟即,那就是母系社會殘留的證據,而取代商朝的周朝,把王位繼承改成嫡長子繼承制。所謂的嫡長子,那當然是以父系社會為基礎。所以我們現在講周公制禮作樂,中國的禮樂是從周公的時候才奠定規模的。
既然國家天下就是家的延伸,因此在中國來講一定是天理、國法與人情並重,絕對不會把法律講得冷冰冰的,一定要考慮到人情,這也就造成了中華法系一直帶有濃厚倫理色彩的原因。在21世紀的今天,再重新來看它,也未必不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潤滑劑。所謂“家國天下,以天下為一家,舉國為一人”,所以說這個家是建立在人類最自然的感情之上,像一個人生下來,他最早的老師,不是他的父母,就是他的兄姊嗎。所以講孝悌,乃至於夫婦的關係,更是君子之道的基礎,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每個人總要成家立業,要成家在先,立業在後,結了婚生兒育女才有責任感,這時候再去開創功業自然水到渠成;反觀西方很多哲學家都不結婚的,像是古代的柏拉圖就不結婚;而近代的牛頓、亞當斯密與康德也都不結婚。在中國幾乎不曾聽過,有哪一個名人是不結婚的。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家都有追本溯源的家譜、有祠堂、有家訓,而且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獨特的“家風”,這種現像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