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 
莫言回應獲諾獎質疑:我的小說是大於政治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9 17:05:17  


 
  莫言是個很警惕的人,他也善於自嘲。一個自嘲的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莫言對自己的作品很有自信,提起來卻總很謙虛。他寫完長篇小說《蛙》後發來給我,以續和《收獲》的前緣。在他的一再請求下,我提了十一條個人閱讀感受,供莫言參考。收到信後,莫言覺得有道理的地方,都逐一作出修改。他改完稿子後發給我,發信時間竟然是凌晨五點半。由此也可以看出莫言在創作上追求完美的精神,並且寫作上很有激情。一般作家說“多提寶貴意見”都是假客套,不能當真的,當真你就落入陷阱了。但莫言是一個真誠的人,他的話可以當真。在很多文章裡,莫言都提到編輯朋友的意見。在“收獲精品系列叢書”《司令的女人》自序裡,莫言就寫道:“1986年冬天,我寫完《紅蝗》,再次寄給《收獲》。李小林老師很快就給我回了信。……她抄了一段話給我,大意是說,一個人只有在冷靜的、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才能聽到上帝的聲音。這段話對我的觸動很大。”

  莫言對寫作有很高的自我要求,每寫一部新的長篇小說,結構都絕不重複,都有新發現。在中國作家中,近三十年來莫言是最具有文體意識、對小說結構最有追求的作家,不是之一。

  莫言第一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的故事背景,是山東蒼山縣農民因幹部工作不力而導致豐收的蒜薹大量腐爛在地裡而引發抗議和暴亂。這部小說在莫言的創作系列中屬於“殘酷現實”部分,直面了當時的具體現實,用直接、鋒利的語言直接切入土地的心臟,而因為這種切入實在太沉重、太暴力,莫言又通過一個賣唱的瞎子張扣在每一章的開頭的唱詞,來減緩這種語言的暴力。接著莫言創作了那部極其怪異的長篇小說《十三步》。莫言自己在回顧時說:“直到現在《十三步》也是我的一部登峰造極的作品,至今我也沒有看到別的作家寫得比《十三步》更複雜,我把漢語裡面能夠使用的人稱或者視角都試驗了一遍。”

  但在當時,這兩部長篇因其複雜性、探索性和超前性,出版後沒有什麼反響,反而是美國著名漢學家、莫言作品的英語翻譯者葛浩文教授一眼就看中了《天堂蒜薹之歌》,與《紅高粱》一起,在1988年就翻譯介紹到了美國以及其他英語世界。

  在我看來,莫言的小說有三個高峰,第一個階段是1986年開始發表的《紅高粱》系列,以此為核心,他寫了《食草家族》等一大批小說,創造了一個慷慨激昂、敢愛敢恨、敢生敢死的高密東北鄉文學共和國。1995年出版的《豐乳肥臀》是莫言的第二個高峰,他自己認為是他所有文學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他全部作品的基石。此前於1992年出版的《酒國》是一部令人難忘的、技藝高超的傑作,但長期遭到忽略。第三個高峰是200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生死疲勞》,此前的《四十一炮》和《檀香刑》都令人印象深刻,但《生死疲勞》是真正的傑作。這部小說通過一個自由自在的“輪回”結構和狂放中收發自如的語言,描寫了土改、“文革”及其之後的一個令人眩暈的惡意鄉土,並在小說的推進中,以中國小說中缺乏的、也是最難得的“寬容”精神加以和解,從而使得這部作品具有了濃厚的宗教情懷。我覺得這樣做,似乎是對過分慘烈的殘酷叙事作品《檀香刑》作的修正。200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蛙》,則延續了《生死疲勞》的思考,通過“姑姑”這個現實中有原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對相關政策在鄉村中造成的各種慘烈危害,做了深刻的反思和控訴:“姑姑”退休後,深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懺悔。她與做泥人的丈夫一起為自己親手“殺死”的2800個孩子做了塑像,供奉在三面墻的壁龕上,每天燃香誦經,為自己贖罪。這種“贖罪”行為,是莫言自我救贖的心跡體現,莫言自己在年輕時期,就曾因為計劃生育的強大壓力,不得不忍痛帶著懷孕的妻子去做人流,這件事情,他最近在接受採訪時坦言讓他一直深深自責。他在長期內心焦慮中,通過創作進行自我救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