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政府活動引起摩擦。1992年2月25日,中國大陸制定領海法,並將釣魚諸島劃入中國領土,此事引起日本朝野一片嘩然,媒體也大肆宣傳中國侵犯了日本的領土。1996年4月20日,中國科學考察船在東海進行考察,日本認為該船進入了日本主張的中間分界線的日本一側,引起輿論又一輪中國威脅論的宣傳。同年7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日本政府根據該公約宣佈了日本的專屬經濟區。1999年5月30日,中國科考船在釣魚諸島附近考察,引起日方不滿,對此,中方認為,中日兩國從來沒有在海上劃定過界限,日本的主張不過是其單方面的主張。2000年5月25日,中國軍艦通過清津海峽,引起日方警覺,日本輿論認為中國要擴大通往太平洋的活動範圍。同年8月30日,中國總理朱鎔基告訴來訪的日本政治家河野洋平:中國軍艦和科考船的活動符合國際法,對日本沒有敵意。9月7日,日本要求兩國建立事前通報制度,2001年2月,兩國達成協議,規定雙方的海洋考察活動,將在兩個月之前向對方通報。
但是這樣的協議,並不能對雙方的行動有實質性的約束,2002年4月,日本政府與釣魚島、南小島、北小島的所有者簽訂了租賃合同,以年租金2256萬日元的價格租下了這三個島。據《朝日新聞》的報導,日本政府租下這三個島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它們被買賣和第三者的不法登陸,日本政府要對它們實行“一元化管理”。中國政府對此事提出了抗議,認為這是日本政府單方面的無效行為,希望日本不要損害中國領土和中日關係的大局。而據日方媒體的統計,2003年,中國科考船有8次未經事前通報而進入日本的專屬經濟區,2004年有11次進入,日方對此表示了抗議,認為這些活動違反了雙方2001年達成的有關事前通報的協議。日本強硬派的輿論陣地《產經新聞》出版的雜誌《正論》於2006年8月號發表文章指出:中國有可能入侵釣魚諸島,宣傳中國威脅論。2007年10月28日,中國保釣行動委員會的抗議船再次來到釣魚島附近,被日本海上保安廳所阻止,並引起日本政府的抗議。同年12月19日,日本沖繩縣議會通過決議:抗議中國政府聲明“尖閣諸島屬於沖繩的石垣市,是我國的固有領土”。
(二),美國因素不容忽視
美國在戰後佔領沖繩時也一同佔領了釣魚諸島,這是因為美國“錯”把該島嶼當做沖繩的一部份了。雖然美國的佔領行為並不能成為釣魚諸島是沖繩一部份的根據,但是,日本充分利用了美國佔領的事實作為依據,認為釣魚諸島不是台灣的一部份。所以,釣魚諸島問題在戰後的肇始是與美國有密切關係的,從這個角度看,該問題本來看似中日之間的領土紛爭,但實際上美國也涉入頗深,從而使之愈加複雜。
1,釣魚諸島問題是美國在中日之間打入的一個楔子。釣魚諸島問題是因為
沖繩“返還”而表面化的,可以認為是美國在中國與日本之間撒下的一粒不和的種子。沖繩“返還”以前,美國先於1970年9月10日,重申了日本對釣魚諸島擁有“潛在主權”,為把該島嶼交給日本做了“法律”鋪墊,從此,埋下了中日兩國爭端的因子。不過,後來在1971年6月17日,美國國務院又聲明把釣魚諸島的行政權交給日本,關於主權問題應由中日兩國協商解決。美國表面做出中立的樣子,但是,待把釣魚諸島交給日本之後,又要求日本把該島嶼作為射擊場借給美軍使用。美國顯然有“偏向”日本的傾向,但又不明確日本對該島嶼享有主權。
由於中國堅決主張對釣魚諸島的主權,所以,日本不得不要求美國的支持。1972年3月21日,日本外相福田赳夫對記者說:“5月5日,沖繩返還之際,將要求美國證明尖閣諸島是日本的領土。”但是剛剛訪問北京的美國總統尼克森當然不想刺激北京,同時,日本首相也早晚要訪問北京,在此微妙敏感的時刻,美國不可能明確表態,而是保持了中立的立場。美國的這種態度讓日本感到十分失望。因此,福田在那天的國會會議上表示過對美國的不滿,他說:“關於尖閣諸島問題,美國在1970年和去年以前,態度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到了去年中旬,簽訂沖繩返還協定時,關於尖閣諸島的施政權,因為第三國有異議,美國就改變了態度。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
|